薛铁鏻 发表于 2021-8-10 08:30:12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英语:Critical thinking、日语:批判的思考),或称批判性思考、思辨能力、严谨的思考、明辨性思维、审辨式思维,是指通过事实形成判断的思考方式。批判性思考本身复杂,具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一般包括理性的,保持怀疑的,和无偏见的分析,和对于事实证据的评估。批判性思维是对任何主题、内容或问题进行思考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思考者通过熟练地分析、评估和重构来提高其思维的品质。批判性思维是自我指导、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和自我纠正的思维。批判性思维相关研究着重于如何系统化地建构清晰的思路,以及研究不清晰的思路的特质。

历史

批判性思维的最早记录是柏拉图所记载的苏格拉底的教导。 其中包括柏拉图早期对话的一部分,苏格拉底在道德问题上与一个或多个对话者进行接触,例如质疑苏格拉底逃离监狱是否合适。 哲学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反思,得出的结论是,逃逸违反了他所持有的并高于自己的一切:雅典的法律和苏格拉底声称听到的指导性声音。

苏格拉底确立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人们不能依靠那些"权威"的人拥有健全的知识和洞察力。他表明,人可能有权力和高地位,但却是深深的困惑和非理性的。苏格拉底坚持认为,一个人要过上好的生活,或者要过上值得活的生活,他必须是关键的提问者,或者必须有一个质疑的灵魂。他确立了在我们接受值得相信的想法之前提出深入探究思考的深刻问题的重要性。

苏格拉底确立了这段话的重要性:“寻找证据,仔细研究推理和假设,分析基本概念,不仅要注意说了什么,而且也要注意做了什么”。苏格拉底在提问方式中强调,需要思考清晰和逻辑的一致性。他问人们问题,以揭示他们的非理性思维或缺乏可靠的知识。苏格拉底证明,拥有权威并不能确保准确的知识。他确立了质疑信仰的方法,密切检验假设,依靠证据和合理的理由。柏拉图记录了苏格拉底的教导,并发扬了批判性思维的传统。亚里士多德和随后的希腊怀疑论者完善了苏格拉底的教导,运用系统思维和提问,从一目了然地确定现实的真实本质。

苏格拉底为批判性思维的传统设定了议程,即反思地质疑通常的信念和解释,仔细区分合理和合乎逻辑的信念,和另一些它缺乏足够的证据或合理基础来保证的信念——无论这些信念对我们本土的自我中心主义多么有吸引力,无论它们如何服务于我们的既得利益,无论它们多么舒适。


定义与内涵

在1941年最早提出此观念的美国学者Edward Maynard Glaser认为“批判性思考”必须具备三项特质:

倾向以审慎的态度思虑议题和解决难题。
对理性探索与逻辑推理的方法有所认识。
有技巧地应用上述的方法。

1990年,一群美国学者发表了联合声明,对“批判性思考”做了以下界定:

我们认为批判性思考是一种有目的而自律的判断,并对判断的基础就证据、概念、方法学、标准厘定、背景因素层面加以诠释、分析、评估、推理与解释……有理想批判性思考能力的人凡事习惯追根究底,认知务求全面周到,判断必出于理据,心胸保持开放,态度保有弹性,评价必求公正,能坦然面对主观偏见,判断必求谨慎,且必要时愿意重新思量,对争议点清楚了解,处理复杂事物有条不紊,搜集相关资料勤奋不懈,选取标准务求合理,专注于探索问题,而且在该问题该环境许可的情况下坚持寻求最精确的结果。


技能批判性思考的主要思考技能包括:解读、分析、评估、推理、解释、自我修正...等。
态度
批判性思考的特质在于对想法与信念做细致的分析与评判,借由拒绝不恰当的想法,让我们更加接近真理与真相,也避免因错误认知产生不当决策而造成遗憾。批判性思考的主要目的在于尽可能求得最理性、客观的判断;另一方面,也帮助我们建立严谨而扎实的推理结构,更容易令他人理解与认同。
许多人认为批判性思考就是批评他人,不仅缺乏建设性,也是粗鲁无礼、不怀好意、狂妄自大的。然而,如果他人是对的,我们并不需要批评他;如果他人是错的,批判性思考令我们有能力辨识他们的错误。但有时对错无关紧要,有时礼貌更为重要,必要时更需顾着对方面子,给予对方台阶下,帮助对方会比批评更好。因此,公开攻击、声讨他人并不是批判性思考不可或缺的一环,相反的,滥用批判性思考批判他人以致于惹人生厌也不是应有的态度。
低级的批判思考者(即持有弱批判性思维者)人们称作诡辩家,他们有娴熟的思考技巧,却不管自身思维是否有明显问题,他们善于挖掘他人的思考漏洞,用种种手段、技巧赢得辩论、打动他人、谋取利益。
然而,高级的批判思考者(即持有强批判性思维者)是公正无私的,他们试图评论一切推理的真正优点与缺失,无论出于自己或他人。他们不会控制他人或逃避真相,而是用有道德、负责任的态度思考问题,他们愿意聆听自己未必赞同的论点,如有更正确的推理,也愿意改变自己的观点或立场。
学术研究上的重要性
通过引用各自的许可问题、证据来源、标准和规范等等,批判性思考在所有专业界别及学术领域中尤其重要。在科学怀疑精神的框架下,批判思考的过程涉及精心的采集和诠释资讯,并达至合理的结论。在仅反映应用本质的情况下,批判思考的概念及原则能应用于任何情景 ,所以批判思考形成一个横跨多个相关思考方式的系统,这些思考方式包括人类学思维、社会学思维、历史思维、政治思想、心理思维、哲学思维、数学思维、化学思维、生物思维、生态思维、法律思维、伦理思想、音乐思维,或像画家、雕塑家、工程师、商人一样思考。换句话说,虽然批判思维的原则通用于不同范畴,但应用时应反映上文下理。由于能赋予人分析、评鉴、解说和重构思维的能力,从而降低采纳、按照错误观念行动或思考的风险,因此批判性思考在学术界倍受重视。
译名争议“Critical thinking”原意是指逻辑清晰严密的思考,而日语汉字译法“批判的思考”与英语原文名称“critical thinking”都有人认为会令人联想到负面的批评(criticize)。常见翻译“批判性思考”的“批判”两字在中文语境容易令人联想到否定、质疑,与“逻辑清晰严密的思考”的意义有所差距。为此,香港教育评议会曾建议译为“明辨性思维”;香港政客、前保安局长叶刘淑仪则认为应该译作“严谨的思考”;亦有人主张译为“审辨式思维”或直称“慎思明辨”。
负面思考一词

[*]精神科医师最上悠,于2009年在其著书进行一个名词的提倡"负面思考",内容包含这类人能够批判的思考,但常常会被社会误解为唱衰者,同时书中谈到自身治疗时遇到正面思考者有一部分的过激族群,如强逼得到癌症末期太太用快乐的心态接受治疗,并猛烈批评末期治疗没见效她治疗失败是因为想法悲观,这类过度强逼人的态度,点出正面思考的极限和不能达到的或甚至反而有害的方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